邪惡一歲針

小兒一歲,是接種傳聞中最毒的疫苗——MMR的時候。在論壇中,不少人對此針有嚴重爭議。MMR——即麻疹、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easles, Mumps and Rubella)。這枝針一直是父母的心腹大患,孩子接種後反應一般較劇烈,發燒會久久不退。從前,這三種疫苗陸續在上世紀60年代研發,於1971年合併,藥廠和政府為了方便,自70年代起,各地開始採用這種混合疫苗,給一歲上下的小孩接種。

時至今日,不少醫學報告及藥劑人士早已警告,此混合疫苗可能會引起自閉症及腦炎等神經問題。尤其是當在自然環境中,三種病毒同時襲擊人體的機會十分低 (當這個情況出現,比方一個人同時染上麻疹及德國麻疹,併發症出現的機會也相對增加)。日本和英國曾經停用,但因為再度爆發德國麻疹而恢復使用。這麼多年來,不同國家的藥廠和政府都有賠償給自閉兒童的家庭,某程度上承認了疫苗對腦神經有影響,但由於德國麻疹等會引致併發症甚至死亡,各國繼續鼓勵家長為孩子接種疫苗。其實研究早已證實,無論是自然病毒又或是疫苗病菌,引起的併發症是相同的;也即是說,疫苗對大部分孩子來說,與本身的病菌一樣惡毒。

日本是發達國家裡,唯一承認這種混合劑是有問題的,故他們一直沿用較昂貴的獨立接種疫苗法 (即分開三枝針,每次規定要相距多於四星期)。但他們沒有繼續研究的,是分開接種的麻疹針,其實與另外兩針的接種時間太近,同樣對自閉症起引導作用。

說回他們的結論,在他們公佈的「原始數據」。日本是於1992年開始停用定為一歲時接種的混合疫苗,到1993年開始用獨立疫苗——即92至93年這一年,很多小孩是沒有接種任何與這三種病毒有關的疫苗。而從這兩位日本醫生的圖表來看,91年出生的小孩,自閉症的個案下降了百分之20,這一批正是92至93年倖免於疫苗一代的小孩。之後,92年出生的孩子,因在93年復用分開疫苗接種法,自閉個案才再次攀升。 

醫學與科學之間一直有相若矛盾,正如銀行做假賬一樣,其實可以反覆被反駁、修正,沒完沒了。然後大部分人看浩如煙海的資料,都只是想得到自己的結論。我們曾和不少人談起疫苗的副作用,很多人會立刻拿醫學報告、專業權威、政府主導等論調來反駁,而根本不去細看報告的爭議性。第一位指出這種混合疫苗製法有問題的醫生,因為樣本抽取問題而被釘牌,很多人都以此作原因,證明他是假貨。但他們沒有看到,是什麼人把他拉下馬——是一隊有藥廠做後盾的醫生攻擊他;也沒有看到,之後有多少其他地方的醫生及心理學家聲援他,甚至用較公平的樣本去獲取同一實驗結果。若你不相信醫療制度會如此商業化,可以翻看Michael Moore的紀錄片《Sicko》,當中道盡藥廠和醫療制度的糾葛。

今年四月意大利法庭的裁決,首次判定此混合疫苗對引起自閉症有關連,是近年第一宗徹底承認的法庭案 (在美國、英國等國家,大多只是判疫苗引起發炎,或導致某些副作用而令腦神經受損,及引起自閉行為等。)由衷希望,這顯示大家肯面對現實的開始——麻疹可怕,但用以毒攻毒的方式,直接把病毒打到正值在腦部發展活躍期的一歲幼童血液裡,是否唯一的方法?疫苗的製作、藥廠的用料是否真的那麼安全?

醫學的話題就在此擱下,最後想說說一個例子。家裡的菲傭原籍居於市郊,第一胎去打針,小兒其後發燒兼反白眼。第二次打時,再發燒。之後她把心一橫,不再去打針——心想:我生下的孩子多健康,打針後反而病得嚴重,之後兩胎都沒有再打針。結果,大仔四五歲已有哮喘,妹妹和弟弟則完全沒有事。與其說這是最簡單的「對照實驗」,不如說那是母親的直覺。當然,若又要偽科學的角度解說,大概可批評菲律賓的藥質素欠佳,或者她本身住市郊病菌較少,身體較強壯等。但我想說的是,我們城市人就是因為接受太多由上而下的專業資訊,而不斷去服、打不同的藥,而不再相信原始的感覺——母親對孩子的自然感應。

那些為自閉孩子告上法庭的家長,就是這樣:她們說,一歲前,孩子對她笑,在街上跟陌生人玩。打了一歲MMR針之後,回家哭了一個晚上,之後,她的孩子像消失了,換來是另一個人,另一個不望她、不理她的人,這人佔據了自己孩子的軀殼。這些父母對藥廠說,我不會相信你們的醫學報告,事實就發生在他們面前。而那些還質疑他們的人,還拿因為自己孩子沒有出事作證明的人,還要攻擊他們說:「你們危害整個社會的安全。」大家真的有資格去說他們無知嗎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